錨桿靜壓樁樁基礎技術的發展
錨桿(錨固筋)靜壓樁
我國自行研制開發的錨桿靜壓樁是錨桿和靜力壓樁2項技術巧妙結合而形成的一種樁基施工新工藝,是一項地基加固處理新技術。加固機理類同于打入樁及大型靜力壓樁,受力直接、清晰,但施工工藝既不同于打入樁,也不同于大型靜力壓樁。錨桿靜壓樁的施工工藝是先在新建的建(構)筑物基礎上預留壓樁的樁位孔,并預埋好錨桿或在已建的建(構)筑物基礎上開鑿壓樁孔和錨桿孔用粘結劑埋好錨桿,然后安裝壓樁架,用錨桿做媒介,把壓樁架與建(構)筑物基礎連為一體,并利用建(構)筑物自重做反力(必要時可加配重),用千斤頂將預制樁段逐段壓入土中,當壓樁力及壓入深度達到設計要求后,將樁與基礎澆筑在一起,樁即可受力,從到達到提高地基承載力和控制沉降的目的。
業內人士均稱其為錨桿靜壓樁,筆者認為稱錨固筋靜壓樁為妥,因為從上述施工工藝看,連接件不是深基坑支護工程中所指的錨桿,僅僅是錨固筋。
錨桿靜壓樁的斷面尺寸為(200mmx200mm)~(300mmx300mm);樁段長度取決于施工凈空高度和機具情況,為1~3m,樁入土深度為3~30m。
錨桿靜壓樁適用于老城區改造,舊基礎托換加固,狹小空間場地施工,對新建工程可采用逆作法施工。